1.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.在秋天落叶前后,叶片中钙和镁两种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有明显差异 B.与无土栽培相比,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蔗糖等有机物 C.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,不能产生ATP D.经高温处理后失活的胰岛素仍然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2.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 实验,右图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 实验数据汇总表(注:各小组计数50 个细胞,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 全相同),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.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, 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,染色体数目不同 B.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,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17.6小时 C.若这些细胞中的DNA已用15N标记,将其放入只含14N培养液中培养,则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,含15N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50% D.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,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3.下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,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,以
星级1
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专家何建坤2011年12月3日在德班气候峰会表示,2000年至2010年,中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20%,占全球比重由9.1%提高到约20%,二氧化碳排放占比由12. 9%提高到约23%,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。读"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",回答1-2题。 1.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,正确的是 ( ) A.人均消费碳排放量中国最多 B.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 C.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 D.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碳排放总量 2.下列有关碳的表述,正确的是 ( ) A.大气圈中的碳主要分布于平流层,对地表起保温作用 B.岩石圈中的碳主要储藏于变质岩中,是人类重要的资源 C.碳循环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,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D.碳循环与水循环一样,都只是自然物质循环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,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野外天文、地质、植被、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。读图,回答3-4题。 ========
星级1
1.图1是"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",四国中,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.A B.B C.C D.D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,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,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。读"多年平均情况下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"(图2),完成第2题。 2.该农作物及其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信的是 A.水稻 光照 B.甘蔗 水分 C.花生 湿度 D.冬小麦 热量 贵广铁路(见图3)是"十一五"规划的重点项目,全长857公里,设计时速200公里。项目建成后,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0个小时左右缩短至6个小时左右。据此回答第3题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压缩包内容: 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文科综合试题.doc
星级1
1.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,正确的是 A.植物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B.细胞膜上的糖类含量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C.细胞功能的差异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D.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.下列有关果蝇细胞分裂的叙述,正确的是 A.在有丝分裂间期,核膜解体、核仁消失 B.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.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.正常情况下,次级精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压缩包内容: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卷理综.doc
星级1
1.下列有关无机盐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 ) A.由碘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,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B.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可溶解DNA,可用于DNA的粗提取与分离 C.NaH2PO4/Na2HPO4可作为缓冲物质,在血浆中维持PH呈相对稳定的状态 D.用CaCl2处理细菌,可增大细菌细胞膜通透性,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导入 2.下图为体液免疫过程,分析图形。哪项说法符合题意( )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压缩包内容: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“一诊”模拟试题(理综)2012成都“一诊”模拟题.doc
星级1